青岛
学会动态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2015年度海洋环境预报保障工作圆满收官
访问数量:1632发布时间:2016-01-22

    记者从1月12日召开的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2015年度海洋环境预报保障系统总结会上获悉,自港珠澳大桥开建以来,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以下简称预报中心)为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作业提供了准确、及时的海洋环境保障服务产品,海洋环境预报实现了产品定制化开发与精细化要求。与会专家表示,这表明以预报中心为代表,我国已具备为重大涉海工程提供海洋环境预报保障的各项能力。
    在总结大会上,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部总经理林鸣高度评价了预报中心的海洋环境预报保障工作。林鸣表示,预报中心为项目方研制的各个海洋预报保障系统运行正常,精准度高,经受住了项目施工的考验,并不断趋于完善,部分预报保障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预报中心项目保障团队的奉献精神也为所有参建单位树立了榜样。
    预报中心主任王辉对项目方的信任与鼓励表示感谢。王辉表示,将进一步发挥预报中心“及时、准确、开拓、奉献”的海洋精神,不断完善各项预报系统及技术,加强与项目方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到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中去。
据了解,截至目前,预报中心已为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24根沉管的安装任务提供了精细化海洋环境预报保障,预报准确率达百分之百,确保了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按时顺利推进。
    尤其是2015年,受强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珠江口海域的天气系统复杂,预报难度大。预报中心针对不同季节的影响天气系统开展了大量预报研究工作,开发了华南前汛期珠江流域江水预报技术、台风集合综合分析方法,提高了汛期降水、台风路径的预报精度。
    同时,泥沙、大径流与异常波是预报中心工程保障团队2015年遇到的3个棘手难题,也是预报中心的新课题。在项目方的支持与配合下,预报中心相继开展了专项课题研究,分别建立了基槽泥沙精细化数值预报系统、大径流模拟误差订正技术,以及异常波预警系统。这些新技术和方法的及时应用,为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安装任务的完成提供了有力保障。

                                                                                         转自《中国海洋报》  记者  汪涛

地址:青岛市市南区福山路32号
邮箱:csol@qdio.ac.cn
电话:0532-82893662
传真:0532-82893932
Secure © chinese society for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 2015.com    技术支持: 青岛新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