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
学会动态
“科学”号卡罗琳海山航次科考笔记(六)——返航篇
访问数量:1924发布时间:2017-09-04

“科学”号卡罗琳海山航次科考笔记(六)——返航篇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张旭东 徐雨


终于,开启了回程的方向。再见了,卡罗琳。再见了,这片不再陌生的海域。


忘不了这里湛蓝深邃的海,变幻莫测的云和横架天空七彩的虹。忘不了水底深处的蛮荒大漠,奇异的生物和飘摇的海雪。忘不了日日夜夜不灭的灯火,机器运作的浮躁和忙忙碌碌的身影。忘不了这里发生的故事,这里的生活和这里的人。

甲板上的夕阳熠熠生辉

 

8月29日,我们顺利完成了各项作业任务开始返航。返航前,一直是在非常“优越”的海况中航行和作业,科考队员几乎没有感觉到船舶摇晃。在作业海区,有时虽然下着倾盆大雨,但海面却波澜不惊,让科考队员免受晕船之苦。就在大家以为这是一个“幸福”航次时,船舶摇晃起来了……


我们返航时恰巧位于台风珊瑚和另一个热带风暴之间,风浪特别大。有人戏谑“我们采珊瑚,珊瑚开始报复,追我们来了。”的确,深海的生物生长特别缓慢,根据文献报道推测,我们采到的有些珊瑚可能在海底生活了上千年,变成了老妖精了。台风“珊瑚”渐渐远去,但另一个热带风暴也发展成了台风玛娃,真的是一波未平一波有起。即便是很多久经风浪的老队员,也开始晕船。


面对糟糕的海况,船体愈发颠簸。一天下来,摇晃的船舶“撂倒”了不少科考队员。本来返航大家空闲时间较多,休闲厅应该非常热闹,打牌、看电影、聊天,但现在却非常寂静,沙发上躺着一些晕船难受的队员。


由于船舶摇晃,大家要随时准备保持稳定。在行道行走时,大家经常左边撞一下墙,右边撞一下墙,歪歪扭扭往前走;刷牙时要左右或者前后迈开腿,这样才不会在卫生间来回撞;排队打饭时,大家也随时准备“扎马步”,防止将饭盘扔掉。有人这么形容晕船的感受:摇摇晃晃,天旋地转,五脏六腑,翻江倒海,身体无力,脚下发软。

 返航时我们困在两个台风之间

 

由于晕船难受,不少队员已经不起床吃饭了,中午大约只有三分之一的队员来吃饭,还有队员只吃一个苹果。晚饭时,一名队员强忍着难受打了饭,结果吃了两口就吐了。


在船舶摇晃的情况下,大家睡觉也要找技巧。侧着睡身体就会左摇右晃,很难入睡,而只有平躺着或者趴着睡,增加身体与床铺的接触面,才能让身体保持相对稳定一些。


科考队员晕船可以躺着不起来,但厨师的一天三顿饭必须按时做好。“科学”号大厨白滨说:“即使只有两三个人来吃,我们也必须按时做好饭,还好三个厨师状态还都不错。由于船比较晃,我们炒菜时也要站稳。锅灶旁边都有可以抓的把手,猛地晃起来就一手抓稳锅,一手抓住把手。”


昔日人来人往的实验室变得空荡荡,留下各种仪器还摆放在原处,似乎在诉说着它们往日的繁忙。

 

空荡荡的实验室

方便面大餐

 

晕船的人没有食欲,而平时很少问津的方便面和榨菜此时也成了美味佳肴,有些人就靠晚上11点的夜宵补充每天的能量,晃动的地面挡不住舌尖上的诱惑。

夜宵时分

 

寂静的船头和夜

 

面对强劲的风浪,相信我们一定可以挺住,顺利返航。

 

 

 

波涛汹涌的浪

 

就这样,带着期许,在清晨时分,站在甲板上看那初升的朝阳,金色的阳光洒在海面上,如梦如幻。或在傍晚,凝望那染红的夕阳,让我们的欢声笑语一起在海面回荡。

 光明,就在前方

地址:青岛市市南区福山路32号
邮箱:csol@qdio.ac.cn
电话:0532-82893662
传真:0532-82893932
Secure © chinese society for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 2015.com    技术支持: 青岛新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