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
学会动态
我国科学家首次在南海发现裸露“可燃冰”
访问数量:710发布时间:2017-09-23

  

央视网消息:我国新一代远洋综合科考船“科学”号在执行中科院海洋先导专项中,在我国南海海域首次发现了裸露在海底的天然气水合物,也就是“可燃冰”。这一成果北京时间22日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地球系统学》上在线发表。


通过“发现”号无人潜水器携带的深海激光拉曼光谱探针,科考团队在我国南海约1100米的深海海底,探测到两个站点存在裸露在海底的天然气水合物,这也是科学家在我国南海海域首次发现裸露在海底的“可燃冰”。

  

据介绍,其中一个站点分布在冷泉化能极端生物群落中,动态合成并分解的天然气水合物可以为深海极端生命提供甲烷等能量源;另一个天然气水合物站点则位于一个活动的冷泉喷口的内壁。

  

科考团队通过自主研发的拉曼光谱探针,在1000多米深的海底对裸露在外的天然气水合物进行了现场探测。数据显示,快速生成的天然气水合物并非单一的笼型结构,其内部存在大量的甲烷、硫化氢等自由气体,这也是国际上首次使用原位拉曼光谱数据证实这一科学结论。

  

据介绍,天然气水合物一般分布在深海沉积物或者大陆永久冻土中,而裸露在海底表面的天然气水合物则需要大量的深海冷泉流体作为气源,因此极难存在,是研究其形成、分解、成藏以及和海洋环境相互作用机制的极佳天然试验场。(央视记者 帅俊全)

 

文章来源:央视网

地址:青岛市市南区福山路32号
邮箱:csol@qdio.ac.cn
电话:0532-82893662
传真:0532-82893932
Secure © chinese society for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 2015.com    技术支持: 青岛新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