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海洋科技名城,青岛聚集了中国30%的涉海院士、40%的涉海高端研发平台和50%的海洋领域国际领跑技术。
从今天起,青岛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今日会客厅》栏目将推出“院士话海”系列访谈,对话一位位与海打交道的院士,了解他们的科研成果、倾听他们的人生故事。
"今日会客厅"
我们首先来认识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袁业立。
袁业立
1938年,袁业立出生于山东荣成,此时抗日战争已经全面打响,全家为躲避战乱不断东奔西走,颠沛流离的生活伴随了袁业立整个童年,也激发了他求学报国的志向。
新中国成立后,袁业立发奋学习,1962年考入复旦大学数学力学系,之后又进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就读研究生,80年代初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曾担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副所长;1988年进入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副所长、所长、名誉所长。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从事海洋研究五十年,他在地球流体力学、海洋波动、海洋环流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卓著的成就,其中他主持研发的“自主海洋数值模式”,在国际海洋学界享有盛誉,也在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评出的“十大杰出成果”中名列第一位。虽然已经年过八旬,但每天早上9点,袁业立都会准时出现在海洋一所的办公室里,电脑上这些复杂的方程组,就是他眼中的海洋。
用数学的方法解读大海,这就是袁业立主要研究方向——“自主海洋数值模式”。30年来,袁业立和他的团队不断取得重要突破,让中国在这一海洋领域的研究跻身世界一流行列。但科学研究没有止境,期间他不断培养年轻的科研人员,薪火相传,为建设海洋强国的梦想储备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