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
学会动态
毛汉礼院士诞辰百年暨青年学术论坛在青岛举行
访问数量:1078发布时间:2019-01-28

    1月25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举行纪念毛汉礼院士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共同追思先生的家国情怀、学术风范和科学精神,缅怀先生的伟大人格、学术思想和卓越贡献。中国科学院院士胡敦欣,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黄鄂,中国工程院院士侯保荣,九三学社青岛市委驻会副主委于鹏,青岛市侨联主席崔作,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党委书记乔方利,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党委书记王辉、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党委副书记毕伟等出席会议,毛汉礼家属代表毛彦平、学生代表及海洋所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等近100人参加活动。毕伟副书记主持活动。

  王辉书记在致辞中表示,毛汉礼院士是物理海洋学领域的一代科学巨匠,为我国海洋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今天,我们隆重举行纪念毛汉礼先生诞辰100周年座谈会,既是缅怀过去,也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为海洋强国建设指引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即是关怀、鼓励和鞭策,也是殷切的希望和重托。作为海洋科技工作者,我们要学习毛汉礼等老一辈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和爱国情怀,不忘初心,报国为民,努力把更多的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研成果播撒到祖国辽阔的海疆,为建设海洋科技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王辉书记致辞

  作为毛汉礼院士招收的第一个研究生,胡敦欣院士深情回顾了毛先生对他的严厉教导及悉心关爱。黄鄂院士回顾了毛先生访美期间,他与先生在工作及生活中相处的点滴故事。毛先生的学生、同事等回顾了毛先生严谨治学、追求真理的学术作风及诲人不倦、甘为人梯的育人思想,表达了对毛先生的深切怀念之情。最后,毛院士女儿毛彦平女士致谢辞,并介绍了父亲生前的相关情况。

胡敦欣院士回忆跟随毛先生读书时的故事

黄鄂院士回顾与毛先生相处的点滴

侯保荣院士发言

毛彦平女士发言

  会上还观看了毛汉礼院士生平事迹视频片。九三学社青岛市委驻会副主委于鹏、中科院海洋所党委书记王辉共同为“九三学社青岛市委传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揭牌。

于鹏、王辉共同为九三学社爱国主义基地揭牌

  为更好的传承毛院士的科学精神,座谈结束后举行了纪念毛汉礼院士百年诞辰青年学术论坛,来自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的青年科研人员围绕物理海洋所最新科研进展进行了学术报告和交流研讨。

纪念毛汉礼院士百年诞辰活动部分人员合影

 

毛汉礼简介

毛汉礼,物理海洋学家,1919年1月25日生于浙江诸暨,1988年11月22日在青岛去世。1943年毕业于浙江大学,1951年获美国加州大学博士学位,曾任美国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1954 年回国,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历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副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科委海洋组成员,政协山东省第四届委员会常委,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海洋学会副理事长,《海洋学报》、《海洋与湖沼》副主编,国际大地测量地球物理联合会的国际海洋物理科学协会(IAPSO)中国委员会主席等职。 

 

毛汉礼是著名物理海洋学家,我国物理海洋学家奠基人之一,为建立新中国的物理海洋学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其研究成果先后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山东省科学大会奖,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等 。

 

主要学术成就:毛汉礼主要从事物理海洋学研究,1956 年参加了全国科学技术长远发展规划中海洋学规划的制订工作;参加和主持了 1957 年“金星号”海洋科学考察船的渤海湾及北黄海西部海洋综合调查;他与日本海洋学家吉田耕造合作于 1957 年提出的上升流理论模式迄今仍被广泛采用;参加并领导了 1958-1961 年的全国海洋综合调查;1962 年任全国海洋综合调查技术总指导,参加并领导了“中国海温、盐业、密度跃层”、“东海北部气旋型(冷)涡”、“黄、东海环流和浅海动力学”等专题研究,他与同事在中国首次提出了浅海跃层的研究方法;对渤海、黄海、东海的水文特征和水团,对长江口和杭州湾的咸淡水混合扩散问题,均有较详尽的研究;他对海洋环境和资源开发的研究富有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不仅被同行奉为经典,而且得到实际工作部门的重视。著有《海洋科学》、《海洋水文物理学的研究》、《动力海洋学》、《中国海的温盐跃层》、《东海北部的一个冷涡》等 40 余篇(部)和翻译海洋科学著作 3 种。1958 年主编的我国第一部《海洋调查规范》富有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地址:青岛市市南区福山路32号
邮箱:csol@qdio.ac.cn
电话:0532-82893662
传真:0532-82893932
Secure © chinese society for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 2015.com    技术支持: 青岛新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