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新华社北京6月3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强调,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
习近平指出,推行垃圾分类,关键是要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要加强引导、因地制宜、持续推进,把工作做细做实,持之以恒抓下去。要开展广泛的教育引导工作,让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实行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有效的督促引导,让更多人行动起来,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全社会人人动手,一起来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一起来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习近平十分关心垃圾分类工作。2016年12月,他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研究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强调要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努力提高垃圾分类制度覆盖范围。习近平还多次实地了解基层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情况,并对这项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近年来,我国加速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全国垃圾分类工作由点到面、逐步启动、成效初显,46个重点城市先行先试,推进垃圾分类取得积极进展。2019年起,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到2020年底46个重点城市将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2025年底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将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在西太平洋执行科考任务的中国“科学”号科考船上,记者看到,80名科考队员努力践行垃圾分类,特别是确保不让一片塑料入海。
船上各区域都设有不同的垃圾桶,如餐厅有3个垃圾桶,分别装食品垃圾、可回收垃圾和塑料垃圾,早饭过后,科考队员在清理餐盘时会把塑料材质的酸奶盒扔在塑料垃圾桶,饭渣、菜渣倒进食品垃圾桶;在住舱以及图书馆等公共区域,每个房间都有两个垃圾桶,一个装生活垃圾,一个装塑料垃圾;后甲板上则有5个不同颜色的垃圾桶,船上还派专人对这5个垃圾桶内的垃圾进行再分类。
一名科考队员说,“上船半个月,已经很适应分类投放垃圾了。倒垃圾之前,先条件反射一下有没有塑料垃圾。”
“科学”号大副上官长宣告诉记者,船上的垃圾分为5类,包括塑料垃圾、生活垃圾、食品垃圾、电子电器垃圾和油污垃圾,分别收集在5种不同颜色的垃圾桶内。油污垃圾和生活垃圾是在船上的焚烧炉进行焚烧,焚烧后的灰会被送回陆地进行专业化处理。塑料垃圾是先打包压缩,再和电池等电子电器垃圾一起送回陆地进行专业化处理。
上官长宣介绍,每个航次开始前,船上都会进行专门的垃圾分类培训,然后不定期在微信群内提示,增强大家的垃圾分类意识。
负责垃圾再分类的张海宁说:“我们每两三天处理一次后甲板垃圾,每次要花半个多小时再拣一遍,特别要把塑料垃圾拣出来,因为塑料不能进焚烧炉,更不能随食品垃圾直接入海。”
近年来,微塑料已成为海洋科研的热点问题。微塑料是指粒径很小的塑料颗粒以及纺织纤维,通常认为直径小于5毫米,主要来源于直接排放到海洋环境中的小塑料颗粒以及大块塑料垃圾降解产生的塑料碎片。人类处于食物链最高端,微塑料会通过海洋中的食物链进入到海洋生物体内,最终威胁人类健康。
上官长宣说,人类在海洋上的活动越来越多,一定要注意保护海洋环境,从“不让一片塑料入海”做起,否则只会自食恶果。
新闻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