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至27日,由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主办,河南省水产学会、河南师范大学承办,渔都生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河南省渔业协会协办的第一届水域生态牧场建设论坛在河南省驻马店市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本届论坛以“新时代 新理念 新起点 新发展”为主题,采取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同步进行。在现场参加论坛的有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河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等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共180余名专家学者,线上有3800余人次参会。
论坛现场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红生,河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赵国祥,河南省驻马店市市委副书记、市长朱是西,河南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河南省水产局局长张西瑞,河南省驻马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汝南县委书记彭宾昌,中国科教电影电视协会党委书记季林,驻马店市副市长刘晓文、河南省水产学会理事长聂国兴,河南省渔业协会理事长马留功等领导出席了论坛开幕式。朱是西市长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词,赵国祥书记、杨红生副理事长、聂国兴理事长在开幕式上分别致辞。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常务副秘书长任建明主持论坛开幕式、论坛特邀报告和论坛总结,河南师范大学水产学院李学军、孟晓林,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张立斌分别主持论坛主题报告会。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桂建芳作特邀报告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红生致辞
河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赵国祥致辞
河南省驻马店市市委副书记、市长朱是西致辞
河南省水产学会理事长聂国兴致辞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桂建芳应邀作了题为《水域生态牧场化管理与湖泊净水渔业发展》的特邀报告;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水产科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大连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杭州千岛湖发展集团等国内多所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的19位专家学者分别做了论坛主题报告。
论坛报告重点围绕水域生态牧场构建原理与技术、内陆水域渔业资源及生物承载力评价、水域生态牧场观测技术与装备、内陆大水面生态渔业模式与新品种开发、内陆水域环境资源修复及综合开发、黄河水生生物保护与开发、内陆水域渔业管理及法律法规、内陆地区休闲渔业和文化发展等议题展开了广泛的交流和探讨。参会的专家学者欢聚一堂,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探讨了水域生态牧场的建设理念、建设目标和建设技术,探索了实现内陆地区渔业转型升级、推动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途径,为水域生态牧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红生研究员做论坛总结,他首先对20位知名专家的精彩报告表示感谢,并对论坛报告内容进行了回顾。他指出,首届水域生态牧场建设论坛的成功举办意义重大,各位专家的报告精彩纷呈、内容全面,从发展战略、环境修复、资源养护、监测评价、文化管理、基础研究等方面开展了交流,全面涵盖了水域生态牧场建设的概念及内涵。他认为,经过一天的交流探讨,与会代表在水域生态牧场的发展理念、发展思路方面达成了共识,明确了“三生一体、三产融合”的发展理念和“不投饵、不施肥、不用药”的发展原则,坚定了“陆海统筹、海淡合一、因水制宜”的发展思路。他指出,水域生态牧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与自然共建,与渔民共建,坚持生态保护优先,自然修复为主;水域生态牧场建设不仅仅是新模式,更是一种新业态,必须坚持生态、精准、智能、融合发展。
论坛期间,与会人员还前往宿鸭湖水库、中国渔都建设项目和板桥水库进行了实地考察。
参会代表合影